美國以國家為基礎課徵對等關稅(台灣32%)超乎預期,將震撼台股。國安基金進場時機 ?

關於國安基金進場時機 ? 由於美國以國家為基礎課徵對等關稅(台灣32%)超乎預期,將震撼台股。造成資本市場及其他金融市場有失序或有損及國家安定之虞」,『顯著影響民眾信心』,只要主管機關(國安基金委員會)認定,就可以作進場的理由。所以,國安基金*必要時*召開臨時委員會評估進場護盤。以及金管會指出,影響市場交易穩定度,將採取「18套劇本」護盤措施。(*首波*) 4/7 宣布三大救市措施=採行下列暫行措施(限空令)。第1. 投資人經證券金融事業或證券商同意,得以具有市場流動性且能被客觀合理評估價值的其他多元擔保品,補繳融資自備款或融券保證金差額。第2,(盤中借券賣出限額從30%大幅降至3%)也就是調降每日盤中借券賣出委託數量,由原不超過該種有價證券前30個營業日之日平均成交數量的30%調降為3%,但證券商因發行認售權證、指數投資證券、營業處所經營結構型商品與股權衍生性商品交易業務、擔任受益憑證流動量提供者或期貨自營商擔任股票選擇權或股票期貨造市者等避險需求、或證券商擔任股票造市者提供買賣報價或避險需求的借券賣出,得不受限制。第3,上市及上櫃有價證券之最低融券保證金成數從90%調整為130%。在前述期間,金管會仍將持續關注國際金融情勢變化,及國內資本市場狀況,(*適時調整上述相關股市穩定措施*)實施該三項「放空新措施」,包括開放多元擔保品、調降每日盤中借券賣出(放空)數量、最低融券保證金成數調整至130%;也就是要讓投資人不易做空。所以此次限空措施對空方「量」的限制尤為嚴格,但也可能因外資借券空間大幅縮減,導致台股成交量萎縮。同時,拉高融券保證金成數進一步展現金管會抑制空方的決心。關於美國『對等關稅』計算公式 Δ τi = (xi - mi) / ε × ψ × mi 也就是說 : Δτi 代表美國針對特定國家需加徵的關稅,xi 是該國自美國進口的金額,mi 則是該國對美國的出口金額。至於 ε 與 ψ,分別是「進口價格彈性」與「關稅對實際價格的穿透率」。該計算公式最終簡化說法 : 美國要增加的關稅=美國對該國的貿易逆差 ÷ 該國對美出口金額。換句話說,就是美方要對逆差做對等補償,這根本不能叫『對等關稅』,應該稱作『對等貿易逆差稅』才貼切。這正是美國目前的心態與邏輯——以貿易逆差為核心出發,要求對方國「付出等價的市場開放」。川普的關稅政策在複製19世紀《麥金萊關稅法》促進工業崛起的路徑 ! 但是當前美國產業鏈空心化現象顯著,許多美國巨頭企業的製造端已紮根於中國及東南亞,加稅將直接衝擊利潤和股價。同時,美國的製造業人力成本是墨西哥的9倍、越南的16倍,加上基礎建設老化,導致成本問題難以解決。如果這些對等關稅完全落地(美國),美國的有效關稅率可能會從2024年的2.4%大幅上升至25.1%,這將超過1930年《斯穆特 - 霍利關稅法案》實施後的關稅水平,預計將推高美國PCE通膨1.9個百分點,降低實際 GDP增速1.3個百分點。面對「滯脹」風險,聯準會只能選擇觀望,短期內難以降息,這將進一步加大經濟下行。面對美國的對等關稅挑戰,各國經濟都難以避免困境。歷史經驗表明,美國可能透過談判中/小幅回檔對"台灣"調整對等關稅。(台灣沒有計畫採取關稅報復,將與美國從零關稅談起)如果美國提高關稅結果發生什麼?(1) 美國汽車業=美國汽車業大量零部件依賴進口。對等關稅提高零部件關稅本意是促進國內供應鏈發展,保護就業。然而,顯示了全球供應鏈高度互聯的特點,以及保護主義政策可能產生的反效果。(2) 農民困境=農產品在商品高度依賴出口的情況下,單純提高進口關稅無法解決產能過剩問題。相反,關稅貿易戰導致出口市場萎縮,該案例讓美國產業鏈的處境更加艱難。(3) 各國報復措施=為降低對美國市場依賴,各國(歐盟-(包含27個會員國)+中國+大英國協-(包含56個成員國)加強貿易聯繫,推動區域貿易集團的形成,加深了世界經濟的分裂。該案例展示了關稅貿易戰損害互惠互利的經貿關係。*多數國家開始醞釀反制(最新訊息)* 中國國務院4/4宣布自4月10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徵34%對等報復性關稅承諾中國將持續擴大制度型開放、進一步放寬外資市場準入,「誠摯歡迎各國企業投資中國、在中國發展」。以及歐盟表示,美國對等關稅將對全球經濟造成「沉重一擊」,歐盟方面將採取反制措施,包括加徵報復性關稅、動用《反脅迫工具法》,以及對美國金融服務供應商加強監管、對美科技巨頭徵收數字服務稅等。以及歐盟委員會副主席謝夫喬維奇表示,歐盟將從4月15日開始對美國進口商品徵收第一批關稅,從5月15日開始徵收第二批關稅。歐盟正在對美國徵收關稅,以回應川普政府決定對鋼鐵、鋁和汽車徵收關稅,並對其他商品徵收20%的統一關稅。此外,歐盟將成立一個進口監督工作小組,以監測美國關稅可能導致的商品轉移。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說:這是美國的一個重大轉折點。以及英國4/3日宣布,將對美國實施報復性關稅啟動諮詢程序。以及加拿大4/3 宣布,對美國製造的汽車徵收25%的對等報復性關稅。以及澳洲4/3 宣布,對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徵10%對等報復性關稅。以及法國停止歐洲企業赴美投資。以及巴西4/2日通過一項經濟對等法案,授權政府採取措施應對美方貿易壁壘。(4) 鋼鐵產業保護=美國鋼鐵高進口關稅,初期減少了進口競爭。然而,高關稅帶來連鎖反應:汽車、造船、建築等下游產業成本上升,需求下降;各國(歐盟-(包含27個會員國)+中國+大英國協-(包含56個成員國))加強貿易聯繫,推動區域貿易集團的形成,對美國鋼材徵收報復性關稅,嚴重影響美國出口;原材料如鐵礦石的進口成本上升。美國鋼鐵產量下降,就業人數減少。該案例說明在鋼鐵產業鏈緊密相連的情況下,保護某一環節可能損害整體利益。鋼鐵業最終也未能從關稅貿易保護中受益,反而陷入更嚴重的衰退。(5) 玻璃製品=加徵關稅體現了對等關稅法案的全面保護特點。瓶子等玻璃製品提高,造成多重影響:首先,進口玻璃製品價格大幅上漲,增加了食品、飲料等下游產業的包裝成本;其次,美國玻璃廠趁機提價,進一步推高美國市場價格;第三,各國(歐盟-(包含27個會員國)+中國+大英國協-(包含56個成員國)加強貿易聯繫,推動區域貿易集團的形成的報復性關稅使美國玻璃製造商失去出口市場。該案例顯示,加徵關稅雖然保護美國部分企業利益,但最終損害消費者福利,擾亂市場秩序。總結:(a) 對全球貿易戰可以知道,關稅提升對貿易量打擊效果遠高過單純貿易商品價格升高。(b) 所以政客(川普)原本聲稱要保護的美國對象,往往成為慘痛的受害者。(c) 貿易報復是政治上不得不然的舉措,即便經濟學再怎麼指出貿易戰有害無益,民主制度下就是會讓美國這種國家不去檢討自身經濟競爭力衰退的現實(如疊床架屋的管制法規、過高的社會福利墊高的人力成本),而是採取開第一槍貿易壁壘競爭的政治手段。就算現代政客(川普)記得1920、30年代大蕭條的教訓,但民主制度的天然弊病就是會逼得他們採取愚蠢且錯誤的策略。參考訊息https://yuanyu.idv.tw/2025/02/05/%E5%BE%9Esmoot-hawley-tariff%E7%9A%84%E5%89%8D%E5%9B%A0%E5%BE%8C%E6%9E%9C%E7%9C%8B%E5%B7%9D%E6%99%AE%E4%BA%8C%E9%80%B2%E5%AE%AE%E8%B2%BF%E6%98%93%E6%88%B0/ 參考文獻1930年《斯姆特霍利關稅法》(2024年11月7日) https://conimby.org/blog/2024/11/07/the-smoot-hawley-tariff-act-of-1930/ 作者:conimby 關稅法:1930年關稅法:解讀斯姆特霍利關稅法(2024年6月12日)作者:FasterCapital。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覓跡尋蹤潛力股】BMW集團和Mercedes-Benz集團與巧新SuperAlloy(SAI)合作汽車鍛造鋁合金輪圈專案計劃(*新訂單*)。

【覓跡尋蹤潛力股】"台灣精材"未來成長性是什麼 ?

【覓跡尋蹤潛力股】長興Eternal 與多家企業集團合作塗料樹脂和UV固化樹脂和乾膜光刻膠專案計劃新訂單!